咨询热线

13916965877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沪宜公路1号

电话:021-59561390

手机:13916965877

邮箱:ceerna@163.com(策尔纳)

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要应用人工智能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 点击数:193次 更新时间:2025/3/10 16:55:48
AI时代已经到来,在DeepSeek、Kimi、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环伺的场景下成长的中小学生该如何学习AI,中小学校该如何正视AI,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最近一直在思考的话题。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目标,并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许多地区为此推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眼下,大家的方向大多聚焦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上。但我认为,人工智能教育重心不是教学生们使用人工智能,而是要应用人工智能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环境、新内容和新方法。”倪闽景疾呼。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不是简单增加一门新课程

身为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是亲自下场开展科技教育的人。经过两年多的深入思考,他得出的结论是: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更加突出人的思维与精神塑造。无论怎样努力学习,我们在知识与技能上都将学不过机器。

AI时代如何开展教育?倪闽景认为,首先要营造浓厚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原来我们的世界只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现在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事实上,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的数字化工具,而是人类生存维度的增加,学习、工作、生活有了新的演绎空间和新的思维构建来源。比如,图书馆人工智能借书还书系统,教室里智能照明和新风系统,校园里智能炒菜机和扫地机器人等。可以说,如今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人工智能应用的现代环境之中。”

针对部分学校引进人工智能课程,倪闽景并不反对。但他建议,每一门学科都要依托人工智能进行教育创新。“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不是简单增加一门人工智能技术新课程,而是要对中小学课程方案进行一次重构,让每门学科尽力体现应用人工智能的思想与方法,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探索应用场景,也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建设,更要鼓励孩子们基于人工智能开发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做更多的题目。”

倪闽景认为,人工智能技术课程需要突出计算思维和实践性,促进孩子的深度思维和自主性。

也因此,他建议对学校现有的数字化设施设备,按人工智能教学要求升级优化,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体验、学习、探究、实践的空间。“我们的校内外需要建设更丰富的多元化、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实践,提升对机器感知、机器学习、模块式控制等计算思维的理解和应用。”

他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即分年龄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倪闽景告诉记者,人学习的本质是建立大脑神经元的新连接,脑神经元的连接代表了每个人的思维能力、性格特征与知识结构。因此,人工智能不可能替代每个人通过学习产生脑神经元连接,相反人工智能教育需要顺应人脑发展的自然规律。

“事实上,低年龄的孩子更需要真实的自然世界和自然语言学习,可以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往往有较强的动手实践欲望,因此可以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到了高中阶段,孩子们对社会需求有了比较多的理解,此时可以侧重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倪闽景介绍说。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更加突出人的思维与精神塑造

在倪闽景看来,无论学生怎样努力学习,在知识与技能上都将学不过机器。人工智能也将淘汰所有把人作为工具的工作,甚至会淘汰一般的计算机编程人员和普通设计人员,但是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教育将永远存在。

“人之所以成为人,不是因为拥有知识的多少,而是我们拥有和硅基生命完全不同的精神和灵魂,人工智能再智慧也不会直接在你的大脑里形成价值观和精神品质。”倪闽景强调说,人生的成功幸福,靠的是价值观、专注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遇到困难坚韧不拔的韧性。因此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取向不是技术而是立德树人。

倪闽景认为,文旅等相关部门用技术和法规来严格管理有害的游戏与短视频的做法是对的,但在此基础上高中学校要把手机还给孩子们。“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科技进步发展迅猛,数字领域已经成为中小学生获取知识和进行娱乐交流的关键平台。屏蔽手机,会影响孩子们对数字世界的探索,影响他们的想象力。只要对孩子的手机进行技术处理,就能避免孩子们过早过多地玩游戏或刷短视频,而且学会合理使用手机也是一个教育内容。”

他还建议,国家考试院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考试评价当中的作用。人工智能可以反映孩子们的深度思维能力和知识面,也能测评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借助技术手段来改变原来以纸笔测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将大大推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改变。

“我认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倪闽景表示。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油价创六周以来最大涨幅,市场迎喘息窗口,局面仍复杂有待明朗